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衷诚孺姜尧章载酒邀何主臣同饮 明 · 朱多炡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穷巷满春泥,松醪特为携。
谁怜子桑户,自恼太常
蜗篆苔纹厚,蚕眠薤叶齐。
颓然聊取适,相送及鸡栖。
读南华经二十八首 其十九 乙卯 清 · 王又曾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丁辛老屋集卷一
泠泠七条弦,响彻霖雨中。
霖雨有时歇,歌哭安所终。
嗟嗟子桑户,十日断朝饔。
良友暂裹饭,聊充俄顷供。
命也知奈何,谁令丁我躬。
劝君无废诗,废诗亦终穷。
暑中闲述 明 · 施渐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宿雨未为深,晴光已满林。
微风际歇,凉霭竹间沉。
地僻容身散,交疏少物侵。
常嫌子桑户,今日废衣衿。
质庵 其二 明 · 王佐(汝学)
质庵乃小隐,栖迟厌世烦。
旦旦铲华采,而欲寻根源。
举世尚文辞,质庵讷不言。
举世尚华饰,质庵行是敦。
一质而已矣,多文奚足云。
吾请为质庵,近前一致词。
文质贵彬彬,昔闻之先师。
不见子桑户,谓孔文无质。
欲说而质之,贻笑至今日。
不见孔仲尼,讥户质无文。
欲说而文之,户坚如不闻。
我学仲尼者,质庵无我弃。
他日见质庵,当以文相济。
释皎然杼山集序 中唐 · 于頔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四
诗自风雅道息。二百馀年而骚人作。
其旨愁思。其文婉丽。
亡楚之变风欤。至西汉李陵苏武
始全为五言诗体。源于风。
流于骚。故多忧伤离远之情。
梁昭明所撰文选。录古诗十九首。
亡其名氏。观其辞。
东汉之世。亦苏李之流也。
建安中王仲宣曹子建鼓其风。晋世陆士衡潘安仁扬其波。
王曹以气胜。潘陆以文尚。
气胜者魏祖兴武功。于二京已覆。
文尚者晋图帝业。于五胡肇乱。
观其人文兴亡之迹。人焉廋哉。
人焉廋哉。宋高祖平桓元。
定江表。文帝继业。
五十年閒。江左宁谧。
晋文章。郁然复兴。
康乐侯谢灵运独步江南。俯视潘陆。
其文炳而丽。其气逸而畅。
驱风雷于江山。变晴昏于洲渚。
烟云以之惨淡。景气为其澄霁。
信江表之文英。五言之丽则者也。
迨于齐世。宣城元晖亦得其词调。
涵于气格。不侔康乐矣。
梁陈已降。虽作者不绝。
而五言之道。不胜其情矣。
吴兴开士释皎然字清昼
康乐之十世孙。得诗人之奥旨。
传乃祖之菁华。江南词人。
莫不楷范。极于缘情绮靡。
故辞多芳泽。师古兴制。
故律尚清壮。其或发明元理
则深契真如。又不可得而思议也。
贞元壬申岁。余分刺吴兴明年
集贤殿御书院有命徵其文集。余遂采而编之。
得诗五百四十六首。分为十卷。
纳于延阁书府。上人以余尝著诗述论前代之诗。
遂托余以集序。辞不获已。
略志其变。上人之植性清和。
禀质端懿。中秘空寂。
外开方便。妙言说于文字。
了心境于定惠。又释门之慈航智炬也。
游方之内者。何足以叩元关。
谢氏世为诗人。岂佛书所为习气云尔。
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元丰六年四月 北宋 · 释守一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四、《两浙金石志》卷六、《武林金石记》卷五
天竺辨才法师以智者教传四十年,学者如归,四方风靡,于是晦者明,窒者通,大小之机,无不遂者。
不居其功,不宿于名,乃辞其交游,去其弟子,而求于寂寞之滨,得龙井之居以隐焉。
南山守一往见之,过龙泓,登风篁岭,引目周览,以索其居。
岌然群峰密围󷶌□□不□翳,四顾若失,莫知其乡。
逡巡下危磴,行深林,得之于烟云髣髣之间,遂造而揖之。
法师引予并席而坐,相视而笑,徐曰:「子胡来」?
予曰:「愿有观焉」。
法师曰:「子固观矣,而又将奚观」?
予笑曰:「然」。
法师命予入由照阁,经寂室,指其庵而言曰:「此吾佛亦如之。
使吾党祝发以圆其顶,坏色以方其袍,乃欲其烦恼尽而理体圆,定慧修而德相显也,盖溺于理而不达于事,迷于事而不明于理者,皆不可谓之沙门
以制礼乐、为衣裳,至于舟车、器械、宫室之为,皆则而象之,故儒者冠圆冠以知天时,履句屦以知地形,盖蔽于天而不知人,蔽于人而不知天者,皆不可谓之真儒矣。
唯能通天地人者,真儒矣。
唯能理事一,如向无异观者,其真沙门欤?
噫!
人之□乎覆载之内,陶乎教化之中,具其形,服其服,用其器,而于其居也,特不然哉!
吾所以为是也,然则,吾直以是为蘧庐尔。
若夫以法性之圆,事相之方,而规矩一切,则之所以休息乎此也,窥其制则圆盖而方址」。
予谒之曰:「夫释子之寝,或为方丈,或为圆庐,而是也,胡为而然哉」?
法师曰:「子既得之矣。
虽然,试为子言之。
夫形而上者,浑沦周遍,非方非圆,而能成方圆者也。
形而上者,或得于方,或得于圆,或兼斯二者而不能无悖者也。
大至于天地,近止于一身,无不然。
故天得之则运而无积,地得之则静而无变,是以天圆而地方。
人位乎天地之间,则首足具二者之形矣。
盖宇宙虽大,不离其内;
秋毫虽小,待之成体。
故凡有貌象声色者,无巨细,无古今,皆不能出于方圆之内也。
所以古先哲王因之也。
虽然,此游方之内者也。
至于□诸法同体而无自位,景物各得而不相知,皆藏乎不深之度,而游乎无端之纪。
则是也,为无相之,而吾亦将以无所住而住焉。
当是时也,子奚往而观乎?
呜呼!
理圆也,语方也,吾当忘言与之,以无所观而观之」。
于是嗒然隐几。
予出,以法师之说授其门弟子,使记。
元丰癸亥四月九日,慧日峰守一记。
逍遥篇 北宋 · 释契嵩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九、《镡津文集》卷八
天地均乎功,万物均乎生,日月均乎明,四时均乎行。
生生之道同然,而所以为生奚一?
谓功不殊,谓生不异,谓明不两,谓行不各,使皆任其自然而然者,人其适于虎狼蛟龙也。
虎狼蛟龙𢤱悷矫轧乎性,又奚全于天淳乎?
故曰:道亦自然,非道亦自然;
道亦自得,非道亦自得。
昔夫黄帝也,高辛也,唐尧也,虞舜也,夏禹也,西伯也,后稷也,孔子也,曾参也,子路也,伯夷也,展禽也,桀纣也,幽厉也,恶来也,盗蹠也,是此者不亦生乎?
而所以为生曷尝齐邪?
食息与人同,而动静与人别,若所谓者,繄何以明之?
黄帝之为生也,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抚万民,而乎天下,往而登乎云天。
高辛之为生也,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既执厥中,而遍天下。
帝尧之为生也,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平章百姓,协和万国。
帝舜之为生也,父顽母嚚,顺适而不失子道,二十而孝闻,终践帝位而明德于天下。
夏禹之为生也,其德不违,其仁可亲,亹亹穆穆,为纲为纪,以治鸿水,故功至天下。
西伯之为生也,笃仁敬老,慈少礼下,革苛虐之政,断虞芮之讼,禀天明命,乃君万国。
帝之为生也,相地之宜,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焉。
之为生也,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礼乐由之成,仁义由之明。
参之为生也,孝道昭
由之为生也,至义明
伯夷之为生也,激大廉
柳下惠之为生也,怀至和。
桀之为生也,务之凶德,残伤百姓,特身不保,遂放而死。
之为生也,拒乎谏,饰乎非,好酒淫乐,嬖于妇人,而殚残无辜,至于身厄大死,为极大丑。
幽、厉之为生也,接慝桀、纣。
恶来之为生也,间乱君臣。
盗蹠之为生也,眦睚肆贼。
夫道亦自然者,黄帝尧舜之谓也;
非道亦自然者,桀纣幽厉之谓也。
道亦自得者,、由、夷、惠之谓也;
非道亦自得者,恶来、盗蹠之谓也。
刀与剑同铁,以谓自然乎,剑自得乎利,水所以截蛟犀,陆所以断虎兕,纵而试之,恢恢乎,是安知金之性也耗于是哉?
是故圣人任乎自然之道,不任乎自然之生;
得乎自然之正,不得乎自然之邪。
故静与天地合,动与禽兽别,喜怒不得攻,贪残不得容,离诸有而立于妙,故君子不可不知道。
道也者,大妙之谓也,至寂也而通乎群动,至无也而含乎万有。
舂容在声,而聪者不可以尽其音;
炜晔在色,而明者不可以究其景。
谓之不可得,终天地而未丧;
谓之可得,弥天地而未有。
有有于无,无无于有,有无偕遗而返乎不可状。
故曰,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于此乎!
所以能挈天地,运乎日月。
天地日月虽为巨焉,曷尝不为道之用乎!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之谓也。
有人于此,弗原乎道,被发狂行,谓我自然天倪纷于内,视听驰于外。
物将樊笼其性也,又奚得适乎生?
夫人有二大,性大也,情大也。
性大故能神万物之生,情大故能蔽圣人之心。
金与木相摩则然,木不胜固焚矣;
情与性相制则乱,性不胜固灭矣。
孰知夫性全也,舆人不为圣乎?
情全也,圣不为舆人乎?
或曰:「明堂辟雍,高门峻板,长者之所慕趋,而鸟过之疾飞,兽过之急驰,小人过之追风而去。
然则鸟兽生乎林薄,小人成乎阘茸,其分定,而其性不可移。
此三者相与而去,不其然乎?
于此乃曰性全也,舆人可为圣,情全也,圣可为舆人,是世所未有也」。
逍遥曰:不待黄帝而论大智者,大匠屈于雕虫之子;
不须彭祖而言大年者,大椿屈于舜英之草,必矣。
夫测孟津者安可以锥,视云天者安可以管,观大道者安可以形骸。
神照而心不滞者,可与言道也。
夫干越、夷溪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
昔者太甲肆暴,不道汤法,而伊尹教之三年,则迁善修德,卒朝诸侯。
周宣王厉王之子,而周公、召公辅之修政,故能振成康之遗风。
齐桓公之淫乐非礼,由管仲、隰朋也,故能一正天下而作长五伯;
竖刁、易牙也,故父子疑忌,其国大乱。
子路,彼之勇人也,化于仲尼,故能以义扬名。
夔之典乐也,击石抚石而百兽率舞;
狙公之赋芧也,朝三暮四而众狙怒。
瓠巴鼓瑟而游鱼出听,伯牙琴而六马仰秣。
太甲、齐桓,游方之内者也,目视耳聆未必出乎事物之表,心情相战,营营不间,一旦为人所化,礼义胜之,犹能舍不肖而庶几乎贤者其若是焉。
彼禽兽也,由人情动,以欲逐物,犹能感乐而顺养。
此九者岂异生而别造化乎?
何则?
始此而终彼,兽居而人随,况大通乎?
况大全乎?
漠然唯神,死生不化者也,又奚人而不为圣乎?
荀卿曰:「神莫大乎化道,福莫大乎无祸」。
但适异国者必知途,适万里者必积行。
往而不知胡越之路,则没身不觌异国;
去而不动跬步之举,则终生不离国门。
故君子患不知理,不患其名之不美;
患不行道,不患其心之不神。
尝试论曰:圣愚者,桀者,其气有殊,而其性常一。
性非气而不有,气非性而不生。
故气也者待乎性,性也者假乎气,气与性未尝相违。
古者既得其母,已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故夫阴阳之交,是生五行。
性乘乎阴阳,而遇其交也,故为圣人,为贤人,为仁人,为义人,为小人,为愚人。
犹《礼运》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夫圣人者,得全乎阴阳也;
贤人者,得乎阴阳之微、五行之先也;
仁人、义人者,得乎五行之一也;
小人、愚人者,得乎五行之微也;
禽兽又得乎微乎微者也。
夫性之与气,犹火之于薪焉。
火之性,其辉一也,洎焚于草木,则其明未尝同矣。
是故古之得道者,不以心役气,不以气扰心。
心之不动也,则人正性命。
老聃曰:「归根曰曰复命」。
复命则妙观乎色,而循至乎非空。
非空也者,常无有也;
唯色也者,有非常也。
知色虽妄,而空未始为空,惑者皆为色而格于空也。
而色也者,不亦为可资乎?
万物纷异,而此何不同然?
虽知未及圣,而所以为圣又奚缺如?
谓之唯色,万物大域;
谓之非空,万物太宗
所以三乘等观心空而入道。
若然者,历大乱而不渎,履至危而不岌。
不为而自化,不操而自正。
天地有殒,而此未始患其有终;
日月有息,而此未始患其有穷。
此或真道逍遥游者之所趣乎。
龙州道中 明 · 王称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粤西诗载卷四
微生易为役,远节恒自持。
夙兴戒前征,万里投南陲。
迢迢古龙州,山猺杂群夷。
浮云翳两曜,众壑昏阴霏。
由兹望明都,尚隔天一涯。
淹留暂停骑,促刺心不怡。
所愧子桑户,中林人见稀。